關于火葬,你知道多少,極樂殯葬網來談談火葬
查考我國古代文獻,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某些地區就有火葬習俗,如西部甘肅、青海等的少數民族地區。這在《列子·湯問》、 《呂氏春秋·義賞》、《荀子·大略》等篇均有記載?!赌印す澰嵯隆酚涊d道:“秦之西有儀渠之國者,其親戚死,聚柴薪而焚之?!眱x渠在今甘肅慶陽一帶,這說明最晚在先秦時代,西北地區已有火葬,并且很流行了。因此,某些佛教徒與佛教學者認為火葬源自印度,自魏晉時才傳于我國實為誤傳。
火葬是一種處理尸體的方式,具體而言是以火把尸體燒成骨灰,然后安置在骨灰甕中、埋于土中、撒于水中或空中,甚至以火箭射上太空。 印度教、佛教盛行火葬,其中以佛祖釋迦牟尼,圓寂后火葬留下舍利子而聞名于世,世界各地的佛教徒紛紛效仿死后火葬的葬式,儒家、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則盛行土葬。自從二十世紀開始,火葬在世界各地被提倡,以節約稀少的耕地。
現代程序
火葬儀式一般在火葬場舉行,那里包括一個或多個的火化爐或火化“Retort”?;鸹癄t是一個工業用的火爐,它的可高達)確保能瓦解尸體?;鹪釄隹梢允堑亩Y拜堂或殯儀館的一部分,或墳場提供的獨立設施或服務。
現代火化爐的燃料包括瓦斯和柴油。然而,煤和焦炭一直用到60年代早期。很多的火化爐都是可調校的控制系統,用來監測火化時火爐的情況。
火化爐每次只準火化一具尸體,這也是很多國家的法例,包括美國。但也有因人類防疫的處理,將病死者舉行集體火葬,以避免疫病于人群間散播。
擺放尸體的地方稱為“Retort”。它們以耐火磚來抗衡熱。為了保持其抗熱的能力,這些磚一般每五年便要更換一次?,F代的火化爐都由電腦控制以確保其正確和安全使用,例如火化爐的門直至火化爐抵達操作的溫度方能開啟。靈柩要盡快推進Retort,以避免火爐的熱經頂部打開的門流失。使用Charger(升高的手推車)能快速地把靈柩推進火爐,并能夠傾斜地把靈柩推進火化爐。部分火葬場容許家屬觀看這個過程。這有時是因宗教儀式而進行,例如傳統的印度教葬禮儀式。
絕大部分的火化爐都有標準大小。但一些比較大的城市會使用一些超大火化爐,這可處理重達200公斤的死者(441磅)。 但是不是所有過重者都能使用這方法,有些必須轉為土葬方式。此外很多大型火葬場會另設一個小火化爐來處理年幼或夭折的兒童。
火葬場的火化服務可以只是“Delivery-only”,而沒有禮拜儀式服務(盡管教堂服務可能已舉行)或先在火葬場的小禮拜堂舉行儀式?!癉elivery-only”使火葬場能如期進行火化服務,并最有效地利用火化爐,而未進行火化的將尸體會先放在冷藏室過夜。因此收費較低?!癉elivery-only”可被稱作行業術語,如“西方教堂服務”(west chapel service)。
請先登錄后發表評論~
共有0人回復